首页 道藏 周易 排行 免费
搜索
今日热搜
消息
历史

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书籍

「 去追一部书籍 」
查看全部历史
收藏

同步收藏的书籍,实时追更

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书籍

「 去追一部书籍 」
查看全部收藏

金币

0

月票

0

全部标签
编辑推荐 更多>
道藏,太上感应篇 · 29人气
道藏,洞神部,道德经 · 7人气
道藏,道德经,洞神部玉诀类 · 6人气
限时免费 更多>
上升精品 更多>
更多榜单
坐忘论
TOP.1(0人收藏)
道藏 · 司 马 承 祯
经名:坐忘论。唐司马承祯撰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。参校版本:《全唐文·坐志论》。
太上感应篇
TOP.2(0人收藏)
道藏 · 宋 · 佚名
道教劝善书。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。
云笈七签
TOP.3(0人收藏)
道藏 · 张君房
宋张君房慕辑。一百二十二卷。
周易参同契译注
TOP.4(0人收藏)
道藏 · 魏伯阳
《周易参同契》,简称《参同契》。道教经典。东汉魏伯阳撰。三卷。书中借用乾、坤、坎、离、水、火、龙、虎、铅、汞等法象, 以明炼丹修仙之术。大旨是参同“大易”、“黄老”、“炉火”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, 能“妙契大道”,故名。为道家系统地论述炼丹的最早的著作。道教奉为“丹经王”。后蜀道士彭晓有《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》三卷,其说解“大率以乾坤为鼎器, 阴阳为堤防, 水火为化机, 五行为辅助, 真铅为药祖,互施八卦,驱役四时, 得药忘言, 假易显象”(《道藏目录详注》)。宋朱熹有《周易参同契考异》一卷,此外注解尚有四十余家。多收入《道藏》第621—629册。
抱朴子外篇
TOP.5(0人收藏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外篇。晋葛洪撰。五十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太清部。参校本:杨明照《抱朴子外篇校笑》。
抱朴子神仙金汋经
TOP.6(0人收藏)
道藏 ·
经名:抱朴子神仙金汋经。撰人不详,似出隋唐。三卷。上卷言金汹还丹之作法及功效。中下二卷抄录《抱朴子·金丹篇》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神部众术类。
抱朴子养生论
TOP.7(0人收藏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养生论。晋·葛洪撰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神部方法类。参校版本:《抱朴子内篇》(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)。
抱朴子内篇
TOP.8(0人收藏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内篇。晋葛洪撰。二十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太清部。参校版本:王明:《抱朴子内篇校释》。
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
TOP.9(0人收藏)
道藏 · 李嘉谋
据序文,此经板行西蜀,至南宋理宗宝祐(1253—1258)年间,天饴子谢图南为序而传,蜀本已不存。谢图南宦游岭表,得此经于方外一蜀士之手,后至西浙授李嘉谋,嘉兴道士李君可募工付梓以传,并与所谓《八威龙文》合刻为一书,由李嘉谋作序。今本无谢、李之序,亦无《八威龙文》,当系元以后版本。经文托称元始所说,分为妙、元、神、真、道五篇,每篇一卷,一千言,共计五千言。每篇九章,合计四十五章。序称其与《老子》五千言并传于世,实则仿照五千言,借《道德经》之名以引起世人注意,以广流布。经文主要讲明妙、元、神、真、道的含义及其之间关系,尤重对“道”的阐释。李注按经义发挥,或引儒佛之说以解,明白易懂,较晦涩的原文更具理论价值。收入《道藏》洞真部本文类。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。宋李嘉谋注。五卷。《元始说先天道德经》与老子《道德经》实为二书。仿老子《道德经》,分《妙》、《元》、《神》、《真》、《道》五篇。李氏注解,逐章逐节,顺文衍义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真部本文类。
坐忘论
TOP.1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 司 马 承 祯
经名:坐忘论。唐司马承祯撰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。参校版本:《全唐文·坐志论》。
太上感应篇
TOP.2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 宋 · 佚名
道教劝善书。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。
云笈七签
TOP.3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 张君房
宋张君房慕辑。一百二十二卷。
周易参同契译注
TOP.4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 魏伯阳
《周易参同契》,简称《参同契》。道教经典。东汉魏伯阳撰。三卷。书中借用乾、坤、坎、离、水、火、龙、虎、铅、汞等法象, 以明炼丹修仙之术。大旨是参同“大易”、“黄老”、“炉火”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, 能“妙契大道”,故名。为道家系统地论述炼丹的最早的著作。道教奉为“丹经王”。后蜀道士彭晓有《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》三卷,其说解“大率以乾坤为鼎器, 阴阳为堤防, 水火为化机, 五行为辅助, 真铅为药祖,互施八卦,驱役四时, 得药忘言, 假易显象”(《道藏目录详注》)。宋朱熹有《周易参同契考异》一卷,此外注解尚有四十余家。多收入《道藏》第621—629册。
抱朴子外篇
TOP.5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外篇。晋葛洪撰。五十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太清部。参校本:杨明照《抱朴子外篇校笑》。
抱朴子神仙金汋经
TOP.6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
经名:抱朴子神仙金汋经。撰人不详,似出隋唐。三卷。上卷言金汹还丹之作法及功效。中下二卷抄录《抱朴子·金丹篇》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神部众术类。
抱朴子养生论
TOP.7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养生论。晋·葛洪撰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神部方法类。参校版本:《抱朴子内篇》(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)。
抱朴子内篇
TOP.8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内篇。晋葛洪撰。二十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太清部。参校版本:王明:《抱朴子内篇校释》。
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
TOP.9(已获得0礼物)
道藏 · 李嘉谋
据序文,此经板行西蜀,至南宋理宗宝祐(1253—1258)年间,天饴子谢图南为序而传,蜀本已不存。谢图南宦游岭表,得此经于方外一蜀士之手,后至西浙授李嘉谋,嘉兴道士李君可募工付梓以传,并与所谓《八威龙文》合刻为一书,由李嘉谋作序。今本无谢、李之序,亦无《八威龙文》,当系元以后版本。经文托称元始所说,分为妙、元、神、真、道五篇,每篇一卷,一千言,共计五千言。每篇九章,合计四十五章。序称其与《老子》五千言并传于世,实则仿照五千言,借《道德经》之名以引起世人注意,以广流布。经文主要讲明妙、元、神、真、道的含义及其之间关系,尤重对“道”的阐释。李注按经义发挥,或引儒佛之说以解,明白易懂,较晦涩的原文更具理论价值。收入《道藏》洞真部本文类。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。宋李嘉谋注。五卷。《元始说先天道德经》与老子《道德经》实为二书。仿老子《道德经》,分《妙》、《元》、《神》、《真》、《道》五篇。李氏注解,逐章逐节,顺文衍义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真部本文类。
坐忘论
TOP.1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 司 马 承 祯
经名:坐忘论。唐司马承祯撰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。参校版本:《全唐文·坐志论》。
太上感应篇
TOP.2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 宋 · 佚名
道教劝善书。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。
云笈七签
TOP.3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 张君房
宋张君房慕辑。一百二十二卷。
周易参同契译注
TOP.4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 魏伯阳
《周易参同契》,简称《参同契》。道教经典。东汉魏伯阳撰。三卷。书中借用乾、坤、坎、离、水、火、龙、虎、铅、汞等法象, 以明炼丹修仙之术。大旨是参同“大易”、“黄老”、“炉火”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, 能“妙契大道”,故名。为道家系统地论述炼丹的最早的著作。道教奉为“丹经王”。后蜀道士彭晓有《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》三卷,其说解“大率以乾坤为鼎器, 阴阳为堤防, 水火为化机, 五行为辅助, 真铅为药祖,互施八卦,驱役四时, 得药忘言, 假易显象”(《道藏目录详注》)。宋朱熹有《周易参同契考异》一卷,此外注解尚有四十余家。多收入《道藏》第621—629册。
抱朴子外篇
TOP.5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外篇。晋葛洪撰。五十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太清部。参校本:杨明照《抱朴子外篇校笑》。
抱朴子神仙金汋经
TOP.6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
经名:抱朴子神仙金汋经。撰人不详,似出隋唐。三卷。上卷言金汹还丹之作法及功效。中下二卷抄录《抱朴子·金丹篇》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神部众术类。
抱朴子养生论
TOP.7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养生论。晋·葛洪撰。一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神部方法类。参校版本:《抱朴子内篇》(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)。
抱朴子内篇
TOP.8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 葛洪
经名:抱朴子内篇。晋葛洪撰。二十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太清部。参校版本:王明:《抱朴子内篇校释》。
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
TOP.9(已获得0张月票)
道藏 · 李嘉谋
据序文,此经板行西蜀,至南宋理宗宝祐(1253—1258)年间,天饴子谢图南为序而传,蜀本已不存。谢图南宦游岭表,得此经于方外一蜀士之手,后至西浙授李嘉谋,嘉兴道士李君可募工付梓以传,并与所谓《八威龙文》合刻为一书,由李嘉谋作序。今本无谢、李之序,亦无《八威龙文》,当系元以后版本。经文托称元始所说,分为妙、元、神、真、道五篇,每篇一卷,一千言,共计五千言。每篇九章,合计四十五章。序称其与《老子》五千言并传于世,实则仿照五千言,借《道德经》之名以引起世人注意,以广流布。经文主要讲明妙、元、神、真、道的含义及其之间关系,尤重对“道”的阐释。李注按经义发挥,或引儒佛之说以解,明白易懂,较晦涩的原文更具理论价值。收入《道藏》洞真部本文类。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。宋李嘉谋注。五卷。《元始说先天道德经》与老子《道德经》实为二书。仿老子《道德经》,分《妙》、《元》、《神》、《真》、《道》五篇。李氏注解,逐章逐节,顺文衍义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真部本文类。
最近更新 更多>
吕惠卿
2025-09-11 20:33:13更新
陆希声
2025-09-11 20:23:06更新
陈象古
2025-09-11 18:58:15更新
河上公
2025-09-11 18:54:48更新
章安
2025-09-10 15:47:03更新
返回顶部